瑞康医药董秘解除留置!别亡羊补牢了,监管来之前这三件事必须做好!

用户头像
瑞康医药(SZ00258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董秘俱乐部)

导读

今年董秘圈的风浪,比往年大得多。

才过去半年的时间,就有多位上市公司高管被调查、被留置,甚至在同一家公司里,老板和董秘先后失联。

这一次的主角,是瑞康医药董秘——李喆。

好在故事的最新进展,是他被解除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风平浪静。

从留置到责令候查,这背后的法律含义、风险窗口期、以及从业者的应对方法,都值得好好聊一聊。

一、瑞康医药董秘李喆被留置始末

时间线拉回到2025年7月1日,瑞康医药突然公告称,公司收到了济南市济阳区监察委员会的通知,李喆被实施留置措施。

留置的原因,当时公告里没说,只强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其他高管正常履职、经营不受重大影响。

7月3日,瑞康医药股价低开后震荡,跌幅为1.33%。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看,投资者虽然吃惊,但并没有出现恐慌式抛售。

一个月后,8月12日晚间,公司又发布了最新公告——李喆的留置措施被解除,变更为责令候查。公告同时确认,他已经恢复正常履职。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7月13日,瑞康医药另一位董事、副总裁韩春林辞职,他是公司实控人之子,拥有加拿大永久居留权。

对于一家刚经历董秘留置的公司来说,这种人事连续波动,无疑会加剧外界的关注与疑问。

从表面看,李喆现在已经回到了岗位。但作为董秘圈的同业人,你可能更关心的是——

解除留置,到底意味着什么?责令候查,又会带来哪些现实约束?

二、监管留置和责令候查的意义

先说留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三条,留置是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时,可以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通常会要求被调查人待在指定地点,限制人身自由,时间最长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一次)。

换句话说,如果被留置,那是调查阶段中最严厉的措施之一,意味着监察机关已经掌握了与其相关的较多线索和证据。

那么,李喆现在的状态——责令候查又是什么呢?

责令候查,其实就是解除留置后的一种继续约束。

简单理解:可以回归日常生活和工作,但在案件调查期间,仍需随时接受监察机关的询问,必须配合调查。

这不是完全自由,仍处于关注期甚至观察期。

根据《监察法实施条例》第185条,解除留置后,监察机关应当在一年内作出处理决定;重大复杂案件,经批准可再延长半年。

这意味着,从法律时间表上看,李喆在未来的一年到一年半内,依旧处于风险可回溯的状态。

此外,这个阶段还有一些隐形的约束:

贸然出国可能会触发边控;

涉及案件的人员、事项,需要随时接受询问;

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发现新的问题,依然可能被重新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所以对董秘来说,责令候查不是安全通关,而是缓刑观察期。在这段时间里,任何不谨慎的举动,都可能被放大。

三、董秘该如何自保?

李喆的事件,再一次提醒了从业者:董秘的风险,并不总是来自你本人主动造假,更多时候是牵连。

所以预防与应对,必须提前做。

我结合过往案例,总结出三条核心建议:

1.在日常工作中分清责任边界

不要什么都签,也不要一律不签。

对于存在疑点的公告、财务数据,可以在签署时附加限定性意见,或单独出具书面说明,明确你已尽核查义务但有保留。

所有异议、核查、沟通,都要留痕:邮件、会议纪要、律师意见、截图,都是关键的自保材料。

当年安靠电气的前董秘黄某根,正是因为在半年报中拒绝签字,并书面说明原因,才在后续被查时有了反击的筹码。

虽然他仍然经历了长时间的纠纷,但至少在监管和舆论面前有了自证依据。

2.一旦出现异动,立即做知情时间线

你从哪一天、哪一个渠道知道了老板出事或公司涉案?第一时间要记录下来。

用邮件、微信群发言、会议纪要等形式,向公司法务、董事长或董事会提醒,并推动启动信息披露程序。

这些动作可以证明你知情后及时履职,而不是隐瞒或延迟。

沃华医药董秘赵某霞的案例就是反面教材——董事长被留置的消息晚披露4个月,最终被罚款、警告。

3.在机制失效时,果断做有限退出

如果公司内部流程混乱、老板失联、法务缺位,且风险持续扩大,可以用请假、调岗、书面告知函等方式,逐步与高风险信披环节解绑。

这些动作不是逃避,而是确保自己在未来的追责链条中,有证据证明你曾经提出过合规建议、要求整改,但公司未采纳。

要记住:在法律层面,不作为也是风险。一味的等和忍,很可能等来的是同样的留置通知。

四、流程与证据,才是董秘的护身符

李喆解除留置,并不代表事件结束。他的责令候查阶段,仍然是关键的风险窗口期。

而对其他董秘来说,这个案例的价值不在于八卦,而在于警示——

在监管、纪检的体系里,关系和忠诚都不是保护伞,只有合规流程和完整证据链,才是你的安全底线。

董秘这个职位,站得高、接触的机密多,但风险也就在那条知情链条上。

会预防、多留痕、及时退出,才能在风暴里全身而退。

如果你在履职中,也曾为上文说到的难题纠结过,那么《董秘研修班》会给你系统化的答案——

从信息披露规则到危机应对流程,从与董事会的博弈技巧到留痕证据的最佳实践,都是课程的重点。

毕竟,谁都不想等到留置通知来了,才发现自己手里连一把像样的伞都没有。

来源:新浪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