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集团(002616))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生物质热电联产、工业园区燃煤集中供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大业务板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62.70 万元,同比增加46.23%。
此外,积极拓展新产品,争取创新生物质的高质化综合利用;积极发展新业务,以中科信控大数据为合作平台,推动所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同日,长青集团披露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超 1.1亿元。
以下为《报告》内容摘要:
01
经营业绩
《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对比去年同期略降,主要由于工业园区燃煤集中供热项目蒸汽价格因燃煤价格下降而同步下调使供热收入额减少;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对比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增幅,主要由于燃料成本下降以及报告期内取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项目增加,即征即退税额增加所致。
为与全体股东分享公司经营成果,拟以公司当前总股本 742,025,996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5 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111,303,899.40 元(含税)。公司剩余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本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
02
业务情况
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
2025年上半年,长青集团旗下各生物质热电项目有效降低设备损耗和非计划停机导致的损失,运行时间和发电量、售电量同步增长;
深挖燃料资源,严控燃料质量;加强厂内燃料质量监督、合理掺配燃料比例,吨燃料产出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各项目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改造,以提升生物质热电项目的能效指标、排放洁净度,实现可持续的高负荷率。
突出表现
延津项目供暖业务领跑增长,售热量同比增长 12.89%,创历史同期新高;在保障民生供暖的前提下,稳定机组出力、协调园区错峰用汽,售汽量同比增长 9.24%。
滑县项目已正式向首家客户输送绿色生产蒸汽。沂水项目创新开展移动供汽业务,该业务的开拓对其他项目实现供热方式的多样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滑县项目和永城项目均顺利完成锅炉技术改造。其中,滑县项目自改造完成至今已连续运行超过 150 天。
沂水项目通过优化燃料结构、燃烧调整、烟气净化设备等一系列措施,仍保证在锅炉超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实现达标排放。
鄄城项目通过深化“四值小指标对标”机制应用、建立燃料全流程管控体系、构建燃料预处理闭环系统等措施,提高机组负荷响应能力,有效降低单位发电成本。
工业园区燃煤集中供热
满城、蠡县和茂名项目积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三个项目累计掺烧生物质分别占项目总燃料消耗热量的 11.87%、8.02%和 10.26%,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有效降低了碳排放。
满城项目和蠡县项目正式启动环保绩效 A 级改造工程,通过优化 SCR 脱硫工艺、搭建“智能化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封闭改造煤棚和升级煤廊抑尘系统、完善全覆盖式喷淋洗车平台等措施, 以更高标准强化企业环保管控,实现减排降耗、质效提升。
突出表现
满城项目的热用户以纸制品加工园区为主,报告期内成功拓展2家食品生产企业用户,预计下半年正式实现供汽,进一步丰富了热用户结构,提升了市场抗风险能力。
生活垃圾发电
报告期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持续稳定运行并获得正常效益外,在本年度重点工作——“节能降耗”上取得显著成效。
一、二期项目和三期项目的垃圾吨发电量分别同比提升 16.24%、 8.02%,相当于每月合计增发电量约 230 万度;厂用电率分别同比下降 2.5%、0.5%,相当于每月合计节约用电约 27 万度。
新产品及新业务
报告期内,长青集团继续开展循环利用项目,积极探索“燃料收储-发电-农业反哺”这一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以使该业务在生物质热电项目下游问题的解决中产生实效。
通过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争取创新生物质的利用方式,从而创新生物质的高质化综合利用。
同时,长青集团于年初收购北京中科信控大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信控大数据”)49%股权,并与中科信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科信控”)合作,共同推动所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赋能,并向有需要的领域延伸。报告期内,中科信控大数据专家已对公司部分生物质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推动电厂的进一步智能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