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精彩预览
导读
★
人生有时候就像一条小河,看似平缓,却在某些地方猛然拐出急弯。丰文姬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带着些许意外又合乎逻辑的转折。
24岁,她成为克明面业的证代;
26岁,便稳稳走上了劲仔董秘的位置。
短短两年时间,她就完成了不少人职业生涯里要走上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路。这不仅是一段个人成长的旅程,也是劲仔食品发展史上的一个注脚。
我们不妨从三方面来谈:一是丰文姬的人生起点与选择,二是劲仔食品的发展轨迹,三是她的成功之处与启发。
一、成为证代:年轻与责任并肩而行
丰文姬的职业生涯,开始得并不算早,但却走得稳。
她在2012年8月,任职了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事务主管、证券事务代表。
在上市公司里,证券事务代表是个极为重要的岗位。
他们既要懂得市场规则,又要熟悉公司业务;既要能与监管层沟通顺畅,也要能在投资者面前言简意赅。
24岁的丰文姬承担起了这一角色。
有人说,这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稍有疏漏就可能影响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磨砺,才让她在短时间内练就了过硬的专业能力。
2014年,丰文姬正式出任劲仔食品的董事会秘书。
彼时,她年仅26岁。
这个年龄,大多数同龄人还在犹豫要不要换工作、要不要考个证,她却已经站在了公司治理的核心岗位上。
董秘不仅仅是一个职位,它意味着要对外部资本市场负责,也要在公司内部承上启下,平衡股东、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
能在这个年纪承担如此责任,不仅需要专业素养,更需要一种沉稳。
这段成长历程让人看到:年轻并不是阻碍,反而可以成为优势。
资本市场的规则虽然复杂,但只要敢学、能扛、善沟通,机会就会自然而然落到你手中。
二、劲仔食品:三年倍增的小鱼干!
如果说丰文姬的个人成长,是一段速度惊人的故事,那么劲仔食品的发展,则是一部循序渐进的历史。
劲仔食品的起点并不算高,它从湖南平江起家,凭借1元小鱼的产品,叩开了零食行业的大门。
202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鱼类零食第一股”,从此进入更广阔的舞台。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12亿元,同比增长16.79%;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39.01%。
这样的成绩,在竞争激烈的零食行业里,极为亮眼。
从产品结构来看,劲仔的业务并不止于小鱼干:鱼制品依然是第一大品类,收入超过15亿元;
禽类制品也快速成长,2024年营收占比超过两成,其中鹌鹑蛋产品突破3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大单品;
豆制品同样稳步推进,占比超过一成。
可以说,劲仔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格局。
在渠道上,劲仔也颇有建树。
经销商模式依然是主力,2024年有3406家经销商,贡献了18.27亿元收入;
同时,直营渠道增速更快,同比增长46.35%,其中与零食很忙、赵一鸣、胖东来等新兴渠道合作,让劲仔在量贩零食赛道上站稳了脚跟。
当然了,劲仔的海外市场也开始冒头。
2024年境外营收超过3400万元,同比增长90%。东南亚、日本、韩国成为重点突破口,部分素食产品在日韩受欢迎。
公司判断,未来海外市场的增速有望超过国内。
劲仔的发展故事,背后也少不了董秘的身影。
资本市场的沟通、投资者的信任、公司战略的传递,都需要董秘来协调——而丰文姬,正是在这个节点上,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
三、丰文姬为何成功?专业之外还有……
那么,丰文姬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第一,她站在了正确的时间与位置。
2014年的劲仔食品正处高速增长之时,而2020年的上市成功,背后也是几年前就开始筹备的结果——也就是说,此时正是资本市场关注度最高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担任董秘,意味着她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公司内外大大小小的问题、投资者的质问、合规的要求以及媒体的采访。而丰文姬能够在这些复杂场景中保持冷静,传递出公司稳健发展的声音。
第二,她的沟通能力与专业度得到了认可。
比如在财报发布会上,面对高比例分红是否影响产能扩张与研发的提问,她的回应是:“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好,资产负债率也低,资金预留充足,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句话既回答了市场关切,也强调了公司的发展逻辑,在保证准确的同时,又让外部也能听懂。这正是董秘的专业所在。
第三,她在年轻时就拥有了一种“定力”。
资本市场消息纷杂,零食行业竞争激烈,不少人容易被短期波动带偏。
但她强调:“站在企业的角度,核心还是把经营做好,把质量、核心竞争力做起来。”
这看似平实,却是最难做到的坚持。
因此,她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能力与努力,也与劲仔食品的发展节奏相辅相成。
丰文姬抓住了机会,也守住了专业。
结语:董秘的成长路径
丰文姬的故事告诉我们,董秘并非只是一个职位,更是一段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从24岁的证代,到26岁的董秘,她用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跨越。
是的,年龄并不是限制,专业才是根本。
同时,劲仔食品的发展历程也让人看到,一个公司能否赢得资本市场的信任,不仅靠业绩,还要靠稳定、透明、有效的沟通。
而董秘,正是这个沟通的桥梁。
很多人可能会想:如果我想像丰文姬一样,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为一名董秘,该怎么做?
答案不言而喻——除了实践,还需要系统学习。
比如我们正在开设的《董秘研修班》,就是为此而准备的。
课程里既有一线董秘的实战经验分享,也有监管规则的深入解读,更有模拟实操演练,帮助你快速掌握必备技能,少走弯路。
董秘的道路并不轻松,但正因为如此,它才充满价值。
丰文姬已经走出了一条路,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