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羽臣赴港IPO:营收暴涨67%背后,核心业务“腰斩”、股东套现4亿引质疑

用户头像
若羽臣(SZ003010)
   

(来源:明见局)

empty

在2025年代运营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平台规则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下,核心业务的规模调整可能会对公司发展的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

作者|周叙

2025年,“A+H”两地上市热潮下,曾以“电商代运营第一股”身份登陆深交所的若羽臣递交了港交所招股书。这家从母婴代运营起家的企业,如今业务已覆盖美妆、保健等多领域,还孵化了三个自有品牌。

empty

营收增长背后,核心代运营业务收缩

从公开财报数据来看,若羽臣的营收增长态势背后似乎潜藏着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特点。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2.17亿元增长至17.66亿元,三年间增幅达到45%;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增至13.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55%,增长速度颇为显眼。

不过,在整体营收增长的背后,业务结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作为起家根基的代运营业务(电商运营服务)规模连续两年出现调整,从2022年的10.56亿元变动至2024年的7.64亿元,收入占比也在2024年首次低于50%,降至43.2%。

在2025年代运营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平台规则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下,核心业务的规模调整可能会对公司发展的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

同样需要留意的是销售费用与利润之间的匹配关系。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达到5.26亿元,较上年增长38.37%,占营收比重为29.8%,其中市场推广费为4.17亿元,较此前几年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而同期净利润的增长节奏相对平缓,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与销售费用的增幅形成了一定反差。

这种投入与产出的节奏差异,既反映出公司为推动业务增长在市场端的发力,也侧面显现出对流量的获取可能有着较强依赖,长期来看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投入效率以平衡利润空间。

empty

财务稳健性待提升,叠加股东减持引关注

从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及股东权益变动信息来看,若羽臣在财务结构与股东持股方面正面临一些需要重视的情况,市场对此也存在一定关注。

在财务健康度方面,短期偿债能力相关指标呈现一定调整态势。2022至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从7.73调整至2.92,三年间有所下降;同期现金比率也从5.24变动至1.49,这意味着公司应对短期债务的即时支付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削弱。

长期资金压力同样呈现上升趋势,2022至2024年,总债务与净资产的比值从5.14%上升至25.67%,资金链整体紧张程度有所加剧,财务结构的稳健性面临考验。

与此同时,境外市场拓展进程也遇到一定挑战。根据公开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较上年同比下降1.69%,且境外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之前的37.95%下降至28.86%,全球化业务布局的推进节奏有所放缓。

股东层面的持股变动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关注。作为公司发起人之一的朗姿股份,最初在2015年持有若羽臣20%的股份,自若羽臣在A股上市后,朗姿股份便逐步开展减持操作。

进入2025年,其减持节奏有所加快,2月至5月期间朗姿股份通过减持已实现约2.17亿元的套现,持股比例随之降至7.3%;随后在6月,朗姿股份又披露了计划进一步减持3%股份的相关信息,按照当时的市场股价估算,此次减持若完成预计还将套现超2亿元。

若年内这两次减持计划均顺利实施,累计套现金额将超4亿元,且朗姿股份的持股比例将跌破5%。

empty

港股上市受期待

结合若羽臣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及业务信息来看,公司在业务发展结构、存货管理方面仍面临一些需要持续优化的课题,而其计划通过港股上市拓展融资渠道的举措,也需结合现有经营状况综合审视。

从业务结构来看,线上自营业务的占比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数据显示,线上自营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在三年内从41.7%提升至67.2%,增幅达25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反映出公司业务与电商平台的关联度持续加深,要注意在电商行业算法频繁迭代、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若未来遭遇平台规则调整、合作条款优化或推广成本上升等情况,可能会对公司日常运营产生影响。

同时,公司与品牌方的合作模式也需关注,目前合作合约多以1-3年的短期协议为主,这种合作期限设置不仅使得续期存在不确定性,也难以完全规避品牌方出于自身发展考虑选择“去中介化”的潜在风险,或对业务稳定性构成一定挑战。

存货管理方面的压力同样值得重视。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规模从1.94亿元增长至2.79亿元,四年间增幅达到44%。

尽管同期存货周转天数从116天缩短至82天,管理效率有所提升,但当前存货管理仍较大程度依赖需求预测模式。

在消费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此类模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若需求预测与实际市场情况出现偏差,可能面临两方面风险,要么因存货积压导致仓储成本增加、商品过期贬值,要么因库存不足错失市场销售机会。

为破解发展中的阶段性困局,若羽臣已计划从A股拓展至港股市场,寻求通过上市融资为业务发展注入动力。

在2025年电商代运营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公司需及时探索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能否有重大突破还需时间的验证。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

来源:新浪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