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泰胜风能(30012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129.SZ,以下简称“泰胜风能”)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依旧交出亮眼答卷。
据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2.99亿元,同比增长38.83%,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具体来看,陆上风电装备业务增长25.61%,其中混凝土塔筒收入同比提升逾2.5倍;海上风电业务则受国内市场回暖带动,收入同比增加226.21%,对公司整体营收增长贡献突出。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扣非净利润1.16亿元,总体实现盈利。
截至报告期末,泰胜风能在手订单总额达54.75亿元,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其中,陆上风电装备订单新增25.77亿元,在执行及待执行规模41.73亿元;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装备类订单新增4.08亿元,在执行及待执行规模12.77亿元。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已完成2025年度钢塔经营目标约46%,混凝土塔经营目标约42%,显示出公司订单执行和产能释放的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现金流回暖趋势明显。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101.51亿元,较年初增长7.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4.95亿元,较年初增长1.51%,规模稳步扩张。
集团化升级,夯实主业基本盘
今年3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泰胜风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无论是更名还是人事权力的交棒,均系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控股以来,进一步精简治理架构、重新布局规划公司战略的结果。变更后,公司的管理团队更趋年轻化、专业化;更名为“集团”也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体现出其从单一的风电塔架制造制造企业,逐步成长为拥有多元化业务格局集团,是公司战略格局跃升的体现。
回望过去,泰胜风能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风电装备的企业之一,以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为基本盘,主业营收持续增长;2023年,公司将混凝土塔筒正式列入业务版图,成为风机塔架业内少有的钢混塔制造一体化制造商;在零碳业务板块,公司亦积极探索风电场开发与运营等零碳产业链相关业务,产业版图不断扩张。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数据,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7GW,再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突破1,136GW。除中国市场稳占68%的新增装机容量外,欧洲、美国、印度和巴西等地区也贡献显著增量,风电正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
半年报显示,海上风电业务毛利率有所增长,为整体业绩表现奠定了良好基础。据7月最新消息,公司如期顺利完成“深远海海上风电产业化项目”生产线的重大升级改造,该生产线将赋予公司生产超大型海上风电塔架及单段重达2500吨单桩基础的整体涂装与制作能力;依托这一“超级产线”,公司成功承接荷兰V236海上风电项目,并顺利实现中国区首段下线,标志着产线满足国际主要客户的验收要求,制造能力迈入全球前列,充分印证了泰胜风能在主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前瞻布局新兴领域,跨界进军商业航天
今年3月,泰胜风能还将目光转向商业航天领域,子公司广东泰胜航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整箭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包括但不限于火箭箭体结构、贮箱产品,以及火箭发射与回收设施的研发、设计与制造。
泰胜风能能切入商业航天领域,得益于其在风电装备制造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大型钢结构加工和高强度材料焊接等技术优势,这些工艺与航天器对轻量化、高强度、高精度的要求具有高度契合。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广阔,泰胜风能的进入有望为公司开辟全新的成长曲线,在未来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展望未来,在全球能源转型提速的背景下,泰胜风能将进一步向多元化风电产品研制、前沿风电技术突破以及智能制造价值链更广环节延伸拓展,加快由“产品提供者”向“产业培育者”的战略转型。公司将在巩固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持续发力零碳业务,前瞻布局新能源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构建多元化业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