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以来,随着股市行情回暖,沪深股市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掀起“组团式”减持热潮。
国庆节前夕,创业板公司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披露了控股股东拟减持股份的公告,这也是近期又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拟减持股份。近几个月以来,随着股市行情回暖,沪深股市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掀起“组团式”减持热潮。个人以为,对于此种情形,投资者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自今年4月9日股价下探66.70元后,中际旭创股价便迎来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近期更是创出457.01元的高点。短短的五个多月的时间,其涨幅接近六倍,也成为创业板一只不折不扣的大牛股。也正是在股价出现大幅上涨后,其控股股东的减持公告也披露了。
实际上,中际旭创重要股东的减持,仅仅只是沪深众多上市公司的一大缩影而已。据不完全统计,就在9月26日至9月28日的三天时间内,A股就有100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重要股东的减持公告。而从6月初至9月末,A股市场就有147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995份减持公告。无论是从发布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还是发布减持公告的份数上看,都足以让市场行“注目礼”。
此轮减持潮具有多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上涨至一定高位后,重要股东持股开始出现松动。今年4月份以后的股市行情,表现可圈可点,包括中际旭创在内的众多个股表现堪称惊艳,也引发了重要股东的减持冲动。
其二是“组团式”减持成一大特色。“组团式”减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减持公告,形成上市公司的“组团式”减持。二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董监高、实际控制人等成为减持主力,形成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组团式”减持现象。
其三是减持力度较大。上述中际旭创控股股东减持股份只占总股本的0.49%,明显属于“温和式”减持,但减持总股本3%及以上比例股份的上市公司却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有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比例接近9%,说其“暴力式”减持丝毫不为过。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股份背后的理由多种多样。有的出于个人资金方面的需求,有的为了其他方面的投资,有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股价上涨至一定高位,客观上才是其减持的主要原因。毕竟,对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而言,股价上涨至高位,既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更能引发其减持的冲动。今年6月至9月有如此众多的上市公司发布如此之多的减持公告,股价大幅上涨甚至是涨至历史高位,或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减持股份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权利,在合规的情形下减持,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对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如果只有少数股东减持股份,其对股价的影响也可能较小;如果是较多的重要股东减持股份,甚至是“组团式”减持,其影响必然会放大。当然,如果是更多的重要股东减持占总股本较高比例的股份,像减持占比近9%的股份,保持高度关注是投资者唯一的选择。
实际上,相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重要股东更了解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业绩状况、发展前景与潜力,相应地,对于上市公司的合理估值也会有较好的解读。因此,重要股东的减持,往往能选择比较好的时点。
因此,此次市场再现重要股东的“组团式”减持,特别是某些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大比例减持,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保持一份警惕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大比例减持不可能不对股价产生影响。一旦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或巨幅震荡,都有可能波及到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