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材料」+「AI算力」双轮驱动,力辟全新成长空间!

用户头像
道氏技术(SZ300409)
   

近日,公司2025年度半年报发布,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道氏技术(300409)以坚毅的战略定力和顽强的发展韧性,抵住了复杂市场环境的“千磨万击”,保持了净利润的大幅上涨,体现了整体经营的稳健。成绩单背后,是公司在新材料领域多年深耕的结果。同时,公司积极打造固态电池材料与AI算力两大核心战略业务,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底座。

固态电池全材料方案,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发力

随着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等特性,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应用场景极具发展潜力。未来随着相关技术持续升级和产业链逐步成熟,固态电池将进一步引领电池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固态电池的性能突破高度依赖于材料体系的创新优化。公司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已全面布局单壁碳纳米管、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硅碳负极、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正稳步迈向“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

‖‖ 单壁碳纳米管方面

公司单壁管粉体产品性能如纯度、比表、G/D值等与进口单壁管性能相当。公司单壁管浆料采用自研分散剂,在粘度、固含量等指标上也优于进口产品。目前,公司单壁碳纳米管已向多家电芯客户供货,并向多家锂电池领域知名企业及海外客户送样进行测试,同步正在积极推进大规模量产工作。

‖‖ 硅碳负极方面

公司新型气相硅碳负极的核心是自主研发的多孔碳基体,独特的多孔碳基体,如免活化多孔碳基体、粒度非常集中的球形多孔碳基体,造就相对应硅碳负极产品具有首效高、膨胀低,寿命长等特点,该创新为公司硅碳负极产品带来明显的优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硅碳负极产品布局覆盖消费电池、数码电池、动力电池及固态电池等多个领域,与行业内的众多企业开展评测和送样合作,并已成功导入部分客户。

‖‖ 固态电解质方面

公司硫化物和氧化物电解质实现了高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化学兼容性,特别是应用了该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在多次循环后保持了较高的容量和效率,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正在积极与多家头部企业进行送样测试。目前,从客户端反馈数据来看,各项性能指标优异,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 金属锂负极方面

公司摒弃了传统的厚锂带机械压延减薄和热蒸发成膜路线,创新地采用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类似的浆料成膜工艺。这种液相涂布技术实现了超薄锂负极的高效制备。相比其他技术,其优点具体如下:

01

成本低

得益于液态涂布工艺,可直接借鉴成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成膜技术,因此具备成膜速度快、设备投资低、性价比高的显著优势;

02

超薄锂与铜箔衬底的结合力强

由于金属锂是从熔融液态冷却至室温,锂层与衬底之间没有气泡等,结合力牢固。类似于常见的金属焊接过程,二者之间结合紧密;

03

电化学性能优异

由于该制备过程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过程,而是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原位引入的新物质有增强电化学性能的作用,其性能优于纯锂薄膜。

构建原子级算力新优势,赋能材料创新

公司积极推动“AI+材料”战略的深度落地,依托芯培森赫曦架构高速算力服务器的技术积淀,结合公司在实体产业的深耕经验,打造原子级科学计算规模化算力中心——赫曦原子智算中心,赋能材料创新与研发,驱动行业发展。

赫曦原子智算中心采用的「赫曦I」服务器,采取机塔两用形式,计算单元采用超异构架构,核心计算部分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APU芯片,能够进行MD(分子动力学)和DFT(密度泛函理论)高速计算,相较于传统CPU架构,计算速度分别提升3个和2个数量级,且更兼具功耗比传统服务器功耗低的特点。

「赫曦I」服务器性能特点

战略合作,加速产业化进程

战略合作是加速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引擎,公司积极携手行业上下游优质伙伴构建共赢生态。目前,公司已经与珠海冠宇、苏州能斯达、广东芯培森、深圳共济科技、安瓦新能源等多家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过整合各方技术、资源与渠道优势,促进固态电池材料的产业化进程,让前沿技术更快转化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际生产力。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 AI 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道氏技术凭借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前瞻布局与AI算力方面的技术优势,正牢牢把握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的机遇,努力为长远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增长新天地(301277)!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