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A股市场表现回顾及8月资产配置建议

用户头像
创业板指(SZ399006)
   

(来源:ETF炼金师)

导言: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超预期和中美关税延期等利好因素后,7月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A股市场实现了显著上涨。其中,创业板指表现最佳,月度涨幅达到7.8%。在风格方面,小盘股和成长股占据优势,而红利风格的表现相对疲软。在行业表现上,市场围绕反内卷涨价及科技创新展开,传统高股息板块(如银行和公用事业)及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则表现不佳。

展望8月,市场将继续处于关键的政策观察期和中报业绩披露期。需关注的重点包括:1)关税政策,特别是8月12日中美关税90天展期的截止时间,可能影响后续市场走势;2)A股上市公司中报业绩,7月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剩余公司将在8月中下旬公布业绩。考虑到内外不确定性仍然较高,短期市场可能会维持震荡,建议投资者采取科技成长与新红利相结合的“哑铃型”配置策略。

01市场回顾:

7月A股整体放量上涨,宽基指数普遍上扬,其中创业板和中小盘股票涨幅居前。7月,宽基指数全面上涨,创业板指以8.14%的涨幅领先,其后是中证500(5.26%)和中证1000(4.80%)。在表现较差的指数中,上证50涨幅仅为2.36%。此外,市场成交量显著提升,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的成交量分别达到了13,229亿股和4,381亿股,较上个月同期分别增长54%和61%。

1.2 行业表现:

在行业表现方面,7月多数行业上涨。钢铁行业以16.76%的涨幅位列行业涨幅首位,其后是医药生物(13.93%)、建筑材料(13.36%)、通信(10.75%)和综合行业(9.52%)。相对而言,银行和公用事业等传统高股息行业表现较为疲软,跌幅分别为-1.95%和-0.77%。市场主题围绕反内卷涨价和科技发展展开,钢铁、建材、新能源等受到资金青睐,而创新药、通信、机械设备和电子等科技领域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02资金面与机构配置:

7月公募基金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出现回升,股票型和偏股型公募基金的发行数量达到189只,规模为449亿元,尽管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但仍反映出市场的改善趋势。同时,私募基金的备案规模也有所上升,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后市的信心正在恢复。

ETF资金方面,7月整体出现小幅净流出,主要流出类型为股票型ETF,QDII型ETF则出现资金流入。外资方面,近四周A股市场的外资流入显著回暖,整体净流入达到15.71亿美元,显示出外资对A股的投资兴趣正在回升。机构调研方面,7月调研次数环比上升,电子、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领域受到机构的关注,显示出市场对这些行业持续的投资兴趣。

03基本面分析: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同比达到5.3%,超出市场预期,消费回暖和外需保持韧性。具体来看,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显示出“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尽管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制造业亮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8%,而剔除房地产后的增速为6.6%。

6月的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和投资的整体放缓,但外需的强劲恢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支撑。6月出口同比增长5.8%,显示出对美出口的回升和非美市场的强劲表现。值得注意的是,7月1580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700家预喜,预喜率为44%。非银金融、公用事业、汽车和 TMT等行业的预喜率相对较高,显示出市场的基本面仍然具有一定韧性。

04政策面动态:

在政策层面,7月中美第一轮会谈结果超出市场预期,但后续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美国将在8月7日执行新的关税政策,同时中美双方也在关注8月12日中美关税展期的最终结果。此外,国内政策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0月召开四中全会,讨论未来五年规划,基调积极,为市场提供了中长期信心。

总结而言,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8月的投资策略应聚焦于科技成长和新红利相结合的配置,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动态和上市公司中报的披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来源:新浪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