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2025年8月
主持人说明:
介绍会议目的,强调前瞻性声明及非GAAP指标使用;
重申安全港声明,说明实际业绩可能与预期存在差异。
管理层发言摘要:
Gerard Barron(CEO):
回顾8月4日首届战略日活动成功举办,宣布将每年举办并扩大规模;
强调公司"适者生存"战略,通过资本轻量化路径推进项目;
公布预可行性研究(PFS)显示NORI D项目净现值55亿美元,整体资源净现值236亿美元;
确认2027年Q4为首期生产目标日期。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Q2 2025净亏损7430万美元(每股0.20美元),同比扩大;
现金余额1.2亿美元(含季度后融资);
自由现金流为负1070万美元;
预计现有资金可支持至少12个月运营。
关键驱动因素
亏损扩大主因股权激励摊销及监管咨询成本增加;
韩国锌业8500万美元战略投资显著改善现金流;
股价上涨导致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损益。
三、业务运营情况
项目进展
完成NORI D区域预可行性研究(PFS),确认164万吨可回收结核储量;
更新与瑙鲁、汤加的赞助国协议,强化太平洋地区合作;
NOAA确认勘探许可证申请完全合规,进入100天认证流程。
战略合作
与全球最大有色金属冶炼商韩国锌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新增两位董事会成员(Michael Hess和Alex Spiro)强化政府与资本对接能力。
技术路线
计划采用四艘改装船进行海上采集,亚洲RKEF冶炼+美国精炼的混合加工模式;
稳态生产目标:1080万吨/年,EBITDA利润率43%。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2027)
推进美国《深海海底硬矿物资源法》下的许可流程;
与Allseas敲定首艘生产船投资细节;
申请美国政府关键矿物专项资金(国防部/能源部等)。
中长期战略
2030年代建设美国本土精炼产能(预计投资42亿美元);
开发NORI/Tamil区域670万吨新增资源(2037年投产目标);
通过"科学规则导向"模式建立深海采矿行业标准。
五、问答环节要点
许可时间表
问:临时批准与最终批准的区别?
答:临时批准(预计2025年底)增强信心,但董事会已基于监管信号批准资本支出。
成本结构
问:4.92亿美元海上CAPEX分摊方案?
答:正与Allseas细化分摊比例,预计最终支出低于PFS预估。
政府支持
问:美国资金是否可用于海上部分?
答:正同步申请海上/岸上资金,新审批流程更高效协同。
地缘政治
问:政府更迭是否影响许可?
答:通过严格法律流程确保许可防御性,关键矿物为两党共识。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感谢团队、合作伙伴及股东支持;
强调小团队高效执行的特点;
重申2027年Q4生产目标不变;
承诺通过透明化运营推动行业标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