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座舱电子革新:伟世通详解两大新技术

用户头像
伟世通(VC)
   

empty

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缺芯少屏之后芯片涨价等不利因素的又一轮冲击,伟世通仍将坚持技术创新和更新换代。

在5G、AI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迭代下,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推进正让行业的关注度聚焦在了智能座舱上。在此背景下,9月23日,履新半年的伟世通中国区总裁韦巍和其技术团队携伟世通最新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亮相北京,并详解了其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和microZone显示屏技术及应用情况。

据了解,全新一代SmartCore可在多个显示域实现HMI无缝连接,包括全数字仪表、信息娱乐、后座信息娱乐、环视摄像头,以及车内感知,包括驾驶员监控和面部识别。此前4月,在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的吉利全新SUV星越L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正是由伟世通公司、亿咖通科技高通技术公司三方联合开发。

该车型其采用亿咖通科技智能座舱系统,集成第3代高通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与伟世通的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这也是该域控制器首次搭载在量产车型上,标志着智能座舱领域全新技术解决方案的量产落地。

伟世通产品专家洪怡雯介绍,早在2018年,伟世通就已在梅赛德斯-奔驰全新A级车上首发了业内首款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随着时间推进,驾驶员监控功能、车内环境感知功能、人机交互等一些座舱内新需求的产生,搭载在吉利全新SUV星越L上的已是伟世通的第三代域控制器产品。伟世通提供一个开放的生态,可以在其底层软件之上搭载第三方开发应用程序。

一个例子即是,亿咖通科技为吉利星越L的智能座舱打造的行业首创的“主驾极客模式”功能。在智能座舱语音交互上,据亿咖通AI产品中心语音技术专家王岩介绍,其语音边缘计算的能力提供了业内首创媲美在线效果的离线语音方案、可实现跨领域上下文多轮交互、多轮连续对话等功能。

此外,伟世通方面还深度讲解了其microZone显示屏技术。据了解,作为首款能够提供高端光学显示性能的车用显示器技术,它可满足L2级和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不断增长的计算能力需求,且满足汽车制造商使用具备高度扩展性的显示屏方案同时不牺牲能耗、性价比或性能表现的要求。

具体而言,microZone在包括色域、对比度和亮度级别等几个关键类别的显示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具有高对比度、高亮度、宽色域显示特性,性能可匹敌下一代移动显示设备,为终端用户提供了逼真成像。

伟世通产品专家卫小桦介绍称,在车载显示屏的主流技术上,OLED正被引入高端旗舰车型,如奔驰EQS会使用三块大的OLED,蔚来ET7也引入了12.8寸OLED屏。但OLED屏存在寿命短、烧屏、颜色偏移等问题,同时,开发费及零部件成本高昂,使其市场应用受限。而较新的Mini LED技术,作为OLED的一个平价替代品,亦存在漏光和光晕问题,导致光学性能差。增加调光区虽可以改善性能,但会显著增加成本。综合来看,伟世通开发的microZone将是OLED的高性能、低成本替代产品。

卫小桦表示,伟世通今年年初已拿到了通用汽车的订单,这将是全球首家在车载项目当中应用该技术的车企,预计将于2024年上车。

疫情以来,全球汽车业遭遇动荡,伟世通等零部件供应商也无法独善其身。财报数据显示, 2020年,伟世通的净销售额为25.48亿美元,同比下跌13.5%;全年净亏损为5600万美元,而2019年则为盈利7000万美元。但目前其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第一季度新业务盈利18亿美元,第一季度末净现金流达1.37亿美元。

韦巍表示,伟世通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缺芯少屏之后芯片涨价等不利因素的又一轮冲击,如域控制器的高度集成化等技术创新和更新换代将是控制成本、抵抗通胀的关键。

对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他表示,近两年来国内的主机厂所占份额越来越多,今年市场占有率预计超过40%,这也引导伟世通更多地关注国内企业。同时,主打科技化和个性化是国内主机厂商吸引年轻人的一种策略,在这方面契合伟世通公司层面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目前跟吉利有这么深的合作原因。这种合作前几年就开始了,今年只不过是开花结果。虽然我们今年面临缺芯少屏的难题,但是我们在给应用高通8155芯片产品全力保护。”他最后表示。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