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未明确提及具体会议日期,内容涵盖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30日)业绩
主持人说明:
本次为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后的首次财报电话会议,目的是讨论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后续将开放问答环节。
提醒会议包含前瞻性声明及非GAAP财务指标,相关调节信息可参考Form 10Q及公司网站发布的新闻稿。
管理层发言摘要:
Sam Tabar(首席执行官):宣布公司8月成功完成IPO,发行价每股17美元,总募资约1.83亿美元(行使绿鞋后),Bit Digital仍持有71.5%股权;公司定位为纯粹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公司,控制数据中心与GPU云资源两层基础设施,具备差异化优势。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第二季度总营收1870万美元,同比增长48%;
云服务收入1660万美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约61%;
托管服务收入170万美元,毛利率约60%(去年同期无托管收入);
其他收入30万美元(主要来自Boosteroid部署);
净亏损88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90万美元);非GAAP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负3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正680万美元)。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40万美元,IPO后新增约1.83亿美元募资;
物业、厂房和设备达2.3亿美元;
无债务,签署有未使用的信贷额度。
关键驱动因素
云服务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GPU云资源的应用及客户需求增加;
净亏损主要因运营费用上升(包括一次性股票奖励及公司发展相关非经常性成本);
托管服务收入为新增业务贡献,源于数据中心资产的扩展与运营。
三、业务运营情况
数据中心项目进展
NC1数据中心(北卡罗来纳州): 100万平方英尺场地,电力供应充足且有扩展潜力,处于施工前阶段,24兆瓦一期预计2026年一季度上线;与多个潜在客户洽谈,部分客户需求超一期容量,甚至有意向整体建设,预计未来几周内确定至少一期客户合同。
蒙特利尔3号数据中心: 正推进启用,首批设备已运抵,预计10月开始确认收入;从床垫厂改造为数据中心仅用不到六个月,体现快速执行能力。
蒙特利尔2号数据中心: 原计划作为GPU旗舰站点,因潜在客户合同条款(期限、价格等)未达要求,转为开放托管业务,目标2026年上半年启动。
云业务与GPU资源
云服务年化收入约8800万美元(不含Boosteroid的350万美元),合并GPU相关业务线年化收入超9000万美元;
持有约700个未签约GPU(含576个H - 200等型号),按市场定价年收入潜力约1500万美元;
云软件平台持续投资,推出预定结构以太网技术,性能较行业基准提升30%。
技术与运营优势
采用改造模式建设数据中心,速度快2倍、成本低40%,如蒙特利尔3号数据中心从床垫厂改造为三级数据中心仅用约两个月;
控制基础设施堆栈两层(物理数据中心与GPU云资源),整合优势明显,区别于仅专注GPU云的同行。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 - 2026年)
推进NC1数据中心一期建设,确保2026年一季度上线,未来几周内确定客户合同;
完成NC1数据中心债务融资(目标贷款 - 成本比率75 - 80%,利率200 - 300个基点over SOFR);
11月发布作为上市公司的首个完整季度业绩;
蒙特利尔2号数据中心2026年上半年启动,视客户需求可加速。
中长期战略
定位纯粹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整合数据中心与GPU云层,抓住企业及超大规模客户需求;
资本配置聚焦客户驱动项目,避免投机性库存,通过设备融资支持GPU部署;
6 - 12个月内增加小型客户驱动站点,根据客户需求在新区域选择性扩张;
持续投资研发,提升GPU集群性能,开发跨数据中心云产品,目标2026年初发布相关技术论文并上线。
五、问答环节要点
NC1数据中心客户与合同
多个高信用资质客户有意向,部分客户要求增加容量(如从20兆瓦增至40兆瓦甚至99兆瓦),因技术调整(如采用英伟达最新硬件)及电力供应协商导致合同签订延迟,预计几周内完成;
客户重视公司改造建设模式的速度优势(快2倍、成本低40%),倾向选择改造场地而非绿地建设。
融资与成本
NC1数据中心债务融资吸引多方兴趣(商业地产贷款、保险资本、私人信贷等),目标贷款 - 成本比率75 - 80%,利率预计为200 - 300个基点over SOFR;
每兆瓦建设成本约800万美元,新硬件可能使成本略有上升,但通过提高每兆瓦价格抵消。
蒙特利尔2号数据中心调整
原目标客户合同期限及价格未达要求,转为托管业务,同时保留未来云客户入驻可能。
GPU资源与收入潜力
700个未签约GPU按市场定价年收入潜力约1500万美元,部分用于按需服务,部分在洽谈长期合同;云服务年化收入(含Boosteroid)超9000万美元。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感谢员工、客户及股东支持,强调公司作为独立上市公司的新起点;
肯定云和托管业务基础坚实,凭借改造建设模式(快2倍、成本低40%)及整合基础设施堆栈能力,有望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承诺未来将继续聚焦构建优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股东创造持久价值,预计11月公布首个完整季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