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与背景:会议为摩根士丹利医疗健康大会第一天活动,时间未明确提及,主要围绕捷迈邦美(ZBH)2025财年业绩及战略展开讨论。
管理层发言摘要:首席执行官Ivan Tornos强调公司当前与2019年相比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拥有历史最强产品管线、零FDA警告信、高员工敬业度及强劲资产负债表,需通过持续业绩证明公司变革;首席财务官Suketu Upadhyay补充财务层面的稳健表现及运营改善。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每股收益(EPS):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上调EPS指引,考虑Paragon 28交易及关税影响后,基本回到年初水平;
关税影响:最初预计6000万-8000万美元,现下调至约4000万美元;
利息支出:低于预期,因现金流强劲降低债务负担及海外低息债务占比提升;
运营利润率:原预计同比下降100-150个基点,现调整为下降100个基点。
关键驱动因素
营收/利润变动原因:关税环境稳定、利息支出减少、运营效率提升及外汇顺风共同推动业绩改善;SET业务(运动医学、上肢、足踝等)贡献中高个位数增长,毛利率有扩张空间。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重建业务:新产品“神奇七款”(如Oxford Partial Cement、Z1 stem、Persona Revision)推动增长,美国市场份额逐步回升,Q2较Q1增长加速150个基点;
SET业务:规模约26亿美元,含运动医学、上肢、足踝(Paragon 28)、CMFT等,连续7个季度实现中个位数及以上增长,营运资金需求低,计划未来5-7年通过有机及无机方式翻倍规模。
市场拓展
ASC渠道:美国销售额占比从疫情前1%-2%提升至超20%,手术量、 productivity及毛利率表现良好,通过专门团队、合作伙伴及流程优化加速布局;
国际市场:美国占营收62%、利润约50%;欧洲、中东和非洲及亚太市场健康,日本高个位数增长,澳大利亚/新西兰表现良好,中国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国际收入从Q2转移至Q3确认。
研发投入与成果
新产品:推出“神奇七款”产品,Paragon 28足踝业务整合顺利,计划2025年底推出Rosa Optimize机器人系统,2026年推出碘涂层设备及多项Rosa新适应症;
技术布局:通过收购Monogram Technologies布局完全自主机器人,预计2027-2028年推出,同时保留Rosa及与Think Surgical的合作,构建多技术平台。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2026年)
财务预期:2025年营收增长目标3.5%-4.5%,Q3预计增长6%左右,Q4因基数效应略有疲软;SET业务持续贡献中高个位数增长,Paragon 28整合后2026年贡献显著;
产品上市:Rosa Optimize计划2025年11月推出,Monogram自主机器人技术2027年初开始落地,2026年推出多项Rosa新适应症及碘涂层设备。
中长期战略(5-7年)
SET业务:计划通过有机+无机方式翻倍规模(从26亿美元);
技术领先:构建涵盖自主机器人、便携式机器人、传统机器人及多种导航技术的全方位骨科技术平台,实现导航/机器人技术全覆盖;
市场扩张:持续深化ASC渠道渗透,国际市场聚焦高增长区域,通过新产品弥补欧洲因MDR滞后的技术缺口。
五、问答环节要点
核心财务与业绩驱动
问:2025年下半年加速增长的原因?答:外部市场健康(全球增长超4%)、定价顺风、内部新产品放量、无2024年ERP问题干扰;
问:SET业务高增长原因?答:年轻患者多、手术量高、ASC渗透率高、报销率高,且为捷迈邦美重点发展的“未来业务”。
业务策略与竞争
问:ASC渠道运营策略?答:采用“三个P”策略(专门人员、合作伙伴、流程优化),消毒合作Gerengate,手术 productivity高(单代表日手术量6-7台),毛利率与医院相当;
问:定价趋势是否回归2019年水平?答:不会,因行业创新降低系统成本(骨科产品仅占手术成本15%,其余为劳动力等),且公司通过新产品保持定价纪律。
技术与产品
问:外科医生对自主机器人接受度?答:定位为“外科医生启用的自主平台”,强调选择权,避免“无人驾驶”表述,通过临床数据和培训推动接受;
问:Rosa机器人战略?答:长期投入,推出Rosa Optimize提升精度和效率,新增多项适应症,保持美国以外市场份额第一。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方向:持续通过“神奇七款”等新产品驱动重建业务增长,加速SET业务规模扩张,深化ASC渠道布局,构建全方位骨科技术平台(自主机器人、导航等);
公司愿景与战略重点:强调捷迈邦美已完成从2019年的困境转型,当前具备强产品力、运营效率及财务健康度,未来聚焦创新、市场渗透及全球化布局,致力于成为骨科技术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