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伞塔路居民
 · 江苏  

回复@歇斯底里的帅: 我还有一个建议,不能只看项目数据,还得看财报数据。太古地产这两年的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发展物业建设销售收入不能覆盖股息、利息、税款,以及回购款了。所以太古卖出迈阿密的产业。
前两年恒隆地产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被迫将股息并做以股代息。
$恒隆地产(00101)$ $太古地产(01972)$//@歇斯底里的帅:回复@歇斯底里的帅:其实恒隆地产经营出现困难以股代息并不只是一个项目拖累,而是多个项目投资失败的结果,除了杭州恒隆地拿贵了之外,还有三个困难项目:昆明恒隆、沈阳市府恒隆及武汉恒隆,加起来总投资350亿,EBITDA7亿,配套的公寓一年只能卖几套,无法降低负债率。
再对比一下$太古地产(01972)$ 新开盘的太古源,售价高于市场预期20%的情况下,三开三罄,已经锁定了项目的成功。太古投资的新项目,收益率最低的颐提港二期,保守假设下回报率也有5%(还可以提升一期坪效)。
有一些投资者习惯于拿恒隆的失败来类比太古,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原因有三:
1.两者不是一个级别的开发商。
恒隆在香港并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只能被迫进入内地发展,反而意外取得了上海两个项目的成功。在新鸿基太古港置等主流开发商进入后,恒隆已经没有在一线城市发展的机会了。
过去十年恒隆主要在二线城市拿地,恒隆在老商圈拿地,与竞争对手贴身肉搏,有胜有负,成功率不高。
反观太古,项目均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成都太古里开在IFS旁边,街区式商业与盒子互补,1+1>2,成为现象级商业体。
太古还具备开发新商圈的能力,前滩太古里及颐提港(北京太古坊)均是开发新商圈取得成功的案例。过去十几年,太古所有新开业项目均取得了成功。
2.恒隆的负债率更高,且利润来源过于集中于上海两个项目。除了上海两个项目外,恒隆其余的项目均位于二线城市,没有流动性,无法进行资本循环。而卖出上海两个项目的话,恒隆就失去了投资价值,不能卖。
再看看太古的底层资产,香港太古坊及太古广场,广州太古汇,成都太古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及太古坊,上海兴业太古汇及前滩太古里,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地标?太古能卖出香港写字楼回笼资金,也可以卖出迈阿密写字楼及商场回笼资金,住宅项目也不愁卖,太古随时可以卖出资产降低负债率。
3.恒隆习惯于靠重奢商业来获取流量,除重奢外,其他业态招商能力很一般。
太古则不同,三里屯太古里是从潮流地标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北区才刚刚开始上奢。颐提港没有奢品业态,坪效也很不错。太古的项目业态更丰富,建筑形式也更灵活,商场、办公楼、酒店、住宅,太古的开发能力都是一流的且品牌力很强,能够打造大型综合性项目吸引人气,提升项目收益率。

@歇斯底里的帅 :简单聊一下$太古地产(01972)$ 的新投资项目吧,太古内地新投资了7个项目:
1.广州太古汇汇坊及文化中心改造。改造完成后,商场19.2万方+办公16万方+文华东方酒店6万方,(广州天环广场总建筑面积11万方),太古的商业的领先地位将难以撼动。广太现在一铺难求,这个项目的投资回报是高确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