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和分析得挺好。。。
通过观察传统烟酒行业经销商生存状态的变迁,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和推论这一变迁,对白酒行业这一传统高毛利行业的重大影响。
在高端白酒的营销策略中,存在几个至关重要的“命门”:
首先,品牌必须依靠“高定价”确立自身的顶级定位,因此维持价格体系成为关键。一旦价格出现松动,品牌形象便容易“掉价”,其所营造的尊贵感与稀缺氛围也将随之瓦解。
其次,“稀缺性”是被广泛运用的营销手段。通过人为制造稀缺感,实施饥饿营销,促使消费者产生紧迫心理,从而降低对价格的敏感度,甚至形成“买到即赚到”的消费错觉。
第三是塑造“保值甚至增值”的属性。一款成本仅数十元的商品,能够标价数百乃至数千元,必然倚赖于持续而深入的消费者心智教育。茅台等品牌尤其依靠“越陈越香、越老越贵”的叙事来维持其高端形象。一旦这种保值增值的逻辑被证伪,其看似坚不可摧的品牌神话便会如漏气的气球般迅速萎缩。
多年来,高端白酒的营销者通过设定价格锚点、强调特殊工艺(例如杂醇控制)以及渲染玄妙的“口感”体验,成功从同质化严重的高度白酒市场中切割出高端细分领域,并实现了对同一品类产品的价值重构。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捕捉并放大了特定消费群体对身份象征与社会认同的心理需求——通过饮用“昂贵”的酒来暗示饮用者地位的“尊贵”。
而支撑这一整套价值体系的,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经销商网络与既得利益联盟。然而,随着电商和直营模式的兴起,这一传统体系正不可避免地遭遇冲击,其控制力与凝聚力正在逐渐削弱与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