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豚仔不吃面
 · 浙江  

$霸王茶姬(CHA)$ 迟来很多的更新和一点反思。
1. 国内&外卖大战:5月从香港回来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在用闪购,90%的订单是,奶茶就点茶姬,咖啡就点瑞幸和Pull-Tab,冰淇淋就点蜜雪。
这方面动态的变化还是非常多的。先说茶姬,是在某个周末大家都在零元购的时候,我有发现茶姬并没有参加活动,之后是早上参加补贴,下午没参加补贴。Q2业绩交流会公司的回应是“坚持保护定价和优质服务,认为补贴不可持续,且关键问题在于补贴主要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缺乏强烈品牌忠诚度的客户,这些客户会很快战象提供最低价格的任何品牌”。这句话我认同,但我觉得公司的战略肯定是有问题的,一方面对整个行业的担忧是,外卖大战后大家对茶饮价格的接受程度会不会就回不去了?至于茶姬,我觉得无关这一两个季度的业绩如何,如果想保持品牌的高端定位,可以跟一些品牌一样干脆就不参加补贴,早上参加补贴下午不参加,我早上能喝到8块钱的茶姬,我不会愿意在下午喝14块的茶姬,如果我下午想喝奶茶我就去选择其他的品牌了,很少会早早想好我今天下午想喝茶姬,但是早上不想喝先点好预订单,而这样操作我点到的也是早上参加了补贴的茶姬,这个做法相当于下午的客户几乎就流失掉了,所以我不认为这个做法是对的。
再说竞对,从瑞幸、蜜雪和古茗的业绩可以看出,瑞幸自营为主配送费大涨,而几乎全是加盟的蜜雪和古茗,收入和利润相匹配的增速,感觉这个补贴的钱公司是没出的,是由平台和加盟商承担了。古茗我喝得少没有什么体感,Q2交流时公司说起来是加盟商今年赚的比去年多,那可能没有不满?但蜜雪我从消费体感上来说是能感受到加盟商的难受的。一个是外卖点冰淇淋的时候,外卖大战刚开始用的是品牌的保温袋,之后是普通的银色保温袋外面再套个塑料袋,再后来是塑料袋裹着一堆冰块就送过来了。还有一个是去店里自提冰淇淋,想打包回来冻冰箱里,6张冰淇淋的券,6个蛋筒我都不要了,说给我装塑料杯里,要收1块钱,最后选择自己回家拿乐扣盒来装[笑哭]如果品牌一直不补贴加盟商,加盟商真的不会有意见吗?
2. 海外:之前有说过我看好茶姬在海外开店,我觉得不能完全说误判吧,相比国内确实少了很多观察,还是跟踪数据为主。Q1交流时说到同店压力讲到海外主要系马来门店占比较高影响,想着海外好像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好,Q2同店下滑18%直接让我感觉没意思了。但Q2交流讲得又基本都是好话,比如在美国开业当天售出5,000杯现在每天保持1,000杯的销量等等,开店规划未来4年开超过200家店,开店速度也有放缓没有很激进。而自己的一些观察是,4月在HK早中晚路过茶姬的店基本都是人满为患,8月晚上去的时候甚至没有附近一家比较有名的泰式奶茶的客流多(这家店很小,人也说不上多),心里在想这好像凉的有点快啊[捂脸]现在我自己对海外下不了结论,目前规划的开店速度中期维度对整体业绩也不会有可视贡献。
题外话,最近去HK喝的奶茶只有茶姬和凑凑,有没有其他好喝的推荐[狗头]

霸王茶姬基本面分析@豚仔不吃面 :  霸王茶姬基本面分析  $霸王茶姬(CHA)$ 赶在上市前阅读完了公司的招股书还有自己能找到的一些投研信息。先说结论:
(1)打新的价格上限(28美元/股)对应24年经调净利润的估值为15x,横向对比我觉得可以参与一下。
(2)从一个2-3天至少要喝一杯奶茶/咖啡的消费者角度来看,我目前不做长期投资某一茶饮公司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