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曼巴投资
 · 上海  

回复@点一: 理论上,pdd如点一说的,比COSTCO的规模效应和飞轮效应都更强。
同样的美团的闪购+小象超市+快乐猴,也应该在规模效应飞轮效应胜过costco、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的。//@点一:回复@林文丰:COSTCO的核心护城河:1、精选SKU ;2、加价率11%(对手们普遍在25-50%);3、形成规模效应,越多的消费者,越大的单一sku订单量,供货商给予更大的折扣,更大的折扣又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如果纯粹是线下零售商,很难有人能洞穿COSTCO的护城河,因为规模效应在那里。
但是拼多多现在9-10亿中国用户、目标未来不低于十亿海外用户,这个规模效应,放哪个供应商都要重视和让利幅度远大于COSTCO,飞轮效应未来可能会更加明显。
零售的最大公约数还是省,沃尔玛省(加价率20%多一点)干掉了凯马特,COSTCO省(加价率11%)持续占领零售份额,拼多多同等品质更省,会让绝大部分消费者最终跑到拼多多。
什么情况下拼多多会出问题?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候,推给消费者的东西都比竞争对手贵的时候。

@林文丰 :在这里我们稍微谈一下为什么芒格批评淘宝是该死的“零售商”,一边又认为Costco拥有极致完美的商业模式,永不卖出。这里的关键是淘宝、沃尔玛、购物中心为代表的零售有三个硬伤:其一,消费者特别重视性价比、也重视买的方便,所以对零售商常缺乏粘性,哪个近、有促销就去哪买,再就是哪家近去哪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