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大徐子: A股骨科耗材三巨头(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医疗)近年表现分化显著,大博医疗率先崛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其自身战略优势,也与行业政策周期和产品结构密切相关。而威高骨科、春立医疗的阶段性低迷,更多是受集采冲击和业务调整影响,未来仍存在反转可能。具体分析如下:
---
### 📊 一、大博医疗崛起的核心驱动因素
1. **集采策略灵活性与产品结构优势**
- **创伤/脊柱类占比高**:大博核心业务为创伤类(占营收53%)和脊柱类(26%)产品,而这两类集采落地时间早于关节类(如2022年创伤集采平均降幅83.48%),公司已通过成本优化消化降价影响。2024年集采续约后,其产品终端价甚至出现12%-15%的回升,推动毛利率回升至68.75%。
- **低成本+高效率运营**:公司销售费用率长期低于同行(受两票制影响小),净利率高达53%(超越茅台),存货周转虽低但应收账款周转快,现金流健康。
2. **海外市场与多品类扩张对冲风险**
- 2024年境外收入达2.17亿元,产品覆盖60余国,分散了国内集采压力。
- 积极拓展微创外科、齿科(种植体系统获批)、神经外科等新领域,非骨科业务贡献增长弹性。
3. **业绩爆发式增长验证策略**
- 2024年营收21.36亿元(+39.29%),净利润3.57亿元(+505.16%),扣非净利润增长2603.93%,主要因集采放量+成本管控+新品上量。
- 2025年Q1延续高增:营收+28.8%,净利润+67.04%,验证增长可持续性。
4. **手术机器人等创新催化估值**
- 2025年手术机器人即将上市,切入医疗AI+机器人赛道,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结合335项专利技术,站上国产替代前沿。
---
### ⚠️ 二、威高骨科与春立医疗暂时落后的原因
1. **业务模式差异放大集采冲击**
- **威高骨科**:全线布局但关节类占24%(2022年数据),受2021年关节国采降价影响最深,出厂价折让导致2023年营收下滑37.63%,净利润暴跌81.3%。尽管2024年关节续约价小幅回升(如全陶终端价7900+元),但修复需时。
- **春立医疗**:过度依赖关节类(占营收95.5%),且膝关节集采丢标(报价7980元全场最高)致近两成营收归零,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13.87%。
2. **财务韧性与转型速度不足**
- **毛利率持续承压**:威高骨科毛利率从82.36%(2020年)降至68.11%(2023Q3),春立医疗从77.11%降至70.67%,成本管控不及大博。
- **创新投入转化慢**:威高虽布局PRP(富血小板血浆)赛道,春立探索超声手术刀,但均未形成规模收入,而大博的机器人即将商业化。
---
### 🔮 三、未来竞争格局:大博能否持续领先?另两家能否逆转?
#### **短期(1-2年)**
- **集采续约红利释放**:关节续约价回升(如爱康医疗全陶终端价涨15%)将惠及威高、春立,叠加渠道补库存,2024年业绩有望修复。
- **大博的存货减值风险**:存货周转率业内最低(备货激进),若产品迭代或技术升级可能引发减值。
#### **中期(技术突破期)**
- **手术机器人定胜负**:大博机器人若临床反馈良好,将巩固优势;威高、春立需加速类似产品落地(如春立VTS机器人已获批)。
- **国产替代深化**:外资份额萎缩(如关节集采后强生部分出局),头部国产企业市占率提升趋势明确。
#### **长期(战略分化)**
- **大博平台化**:骨科+齿科+外科+机器人多引擎驱动,向“高值耗材平台”转型。
- **威高/春立专业化**:威高凭借渠道优势深挖骨科全线;春立需突破关节单一依赖,拓展脊柱/运动医学。
---
### 💎 四、结论:大博崛起非偶然,但格局未定
| **公司** | **核心优势** | **当前挑战** | **反转契机** |
|----------------|-----------------------------|----------------------------|----------------------------|
| **大博医疗** | 创伤/脊柱占比高、成本控制强、机器人创新 | 存货减值风险、集采常态化压力 | 机器人商业化成功、海外放量 |
| **威高骨科** | 产品线最全、渠道覆盖广 | 关节集采拖累、毛利率下滑 | 续约价回升、脊柱/创伤放量 |
| **春立医疗** | 关节技术积淀深 | 产品单一、膝关节丢标 | 新品类拓展、手术机器人跟进 |
**大博的崛起**源于“集采抗性产品结构+海外扩张+创新前瞻性”的组合拳,其高增长是基本面和产业周期共振的结果。
**威高与春立的低迷**主因关节集采的阶段性冲击,但续约提价与国产替代将提供修复动力,2025年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未来胜负手**在于创新技术(如机器人)的落地速度——若威高、春立能加速转型,明年确有可能轮动补涨;但若大博机器人成功打开市场,其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大徐子:回复@安澜2021:我抄小安作业了,但我有几个问题困惑我进一步加仓:
1,A股骨科上市公司三巨头为什么只有大博先博起呢?另外两个还趴在地上。。是大博太优秀,还只是今年业绩好,明年又轮到其它两家了?
2,骨科耗材集采后,市场空间是否被限在100亿以内的产值?
3,看小安说创伤类骨科集采价格涨了,这只是河南,还是以后全国的趋势?大博还有高达70%的毛利,集采还会不会压价?
非常感谢小安的分享!
请对大博有深度研究的球友帮忙解惑,先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