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的项目,技术上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但未来盈利能力,不好下定论,公司目前预测的是20万吨满产后净利润四亿左右。未来大扩产资金缺口巨大,权益摊薄在所难免。此外,楼主提到的ZF缺钱,而城市垃圾又基本被垄断,未来如果惠城环保的项目能获取暴利,我也担心城管各方会自己收集废塑料,抬价卖给惠城。当原材料不是市场化产物的时候,资源垄断方的话语权还是有的。对方的老板是缺钱的ZF,雁过拔毛这种事是很可能发生的,惠城总不能赌气拒绝接受涨价,宁愿降低产能利用率吧。这个有点类似国家医保的灵魂砍价谈判,天价药为了入围,70万元一针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过一轮轮谈判后,最终以3.3万元的价格纳入医保目录,降幅高达95%。
总之,涉及垄断的行业,对手又是惹不起的缺钱的主,就别指望完全市场化定价。当手握大部分资源的垄断行业带头讨价还价后,其他非垄断来源的商家,可能也跟风涨价。
原材料这块,还有另一个变数。海南省去年底颁布实施禁塑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可降解塑料。这个试点多久推广到全国?对惠城环保原材料收集有多大影响?
另外,新乡化纤公司,在新疆等地布局大规模种植菌草,生产菌草浆,每吨菌草浆成本预估四千元!可取代大部分传统化纤的应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节能减排,环保经济。还带天然杀菌功效,也是塑料制品未来潜在的生物替代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