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电投国际(上海电力)收购国电投海外资产的落地方式】
1、委托管理先行,逐步过渡
目前已签署的是 “委托管理协议”,而非直接转让。这种方式不涉及资产所有权变更,仅将运营管理权移交电投国际,操作相对简单:
只需上市公司履行内部审议程序(董事会、股东大会),说明委托管理的必要性(如电投国际在海外业务的专业化优势、能提升资产收益率等);明确管理期限、费用标准(如按资产规模或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及绩效目标,保障股东利益。这种 “轻资产” 操作易被资本市场接受,可作为第一步落地措施。
2、资产转让(若推进):依托资本运作,兼顾公允性
若未来涉及资产转让,可能通过以下方式落地:
(1)现金收购:电投国际(上海电力)以现金收购中国电力、黄河公司等海外资产,价格由第三方机构评估,确保公允性;
(2)股权置换:中国电力以海外资产入股电投国际,换取其股权,实现资产证券化(如未来注入上海电力时,中国电力可通过持有电投国际股权间接享受资产增值收益);
(3)分步注入:优先将部分资产委托管理,待运营效率提升、业绩改善后,再以 “优质资产” 身份注入上市公司(如上海电力),通过股价上涨反哺中国电力股东利益,降低市场质疑。
3、利益绑定:共享增值收益
无论委托还是转让,可能设计 “利益共享机制”,例如:
委托管理期间,中国电力可按资产收益的一定比例分成(而非仅固定管理费);资产转让后,约定若未来资产增值(如注入上市公司后股价上涨),中国电力可通过股权或现金方式分享部分收益,从而平衡中小股东利益。
总结中国电力通过 “先委托、后转让” 的分步策略,结合 “公允定价、利益共享、充分披露” 的合规操作,既能推动集团海外资产整合战略落地,也能最大限度降低资本市场阻力,最终通过股东和监管批准的可行性较高。$上海电力(SH6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