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立志博-B(09887)$ 昨天听完路演都给我气笑了,临床团队确实弱,临床负责人的发言让人贻笑大方:
1.024的rp2d剂量选择竟然要考虑生产成本,这是在开什么国际玩笑?定位是免疫2.0的基石大药,要考虑的永远都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平衡,要考虑的是永远在剂量上不给后来的竞品留存活窗口,但凡提药物生产成本的都应该拉出去砍了;
2.说到这里,那当初034把rp2d剂量初步定在400是不是也出自该人之手?也是有基于成本的原因?差点又毁了一个大药;
3.竟然说一线小肺的pfs远不如OS重要和精准,原因是pfs的评估周期依据实验设计的不同而受影响(每一个周期或俩周期评估一次),但这个最多也就只有1个月的影响啊,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不会算吗?
而现在肿瘤药物开发的一线药物OS都要受后线干扰,小肺也不例外,现在新开发的药物这么多,你怎么证明OS是一定是024带来的?例如塔拉妥二线pfs做到4个月,OS接近一年,泽璟006在二线病人30mg剂量组的pfs到7个月还未成熟,这些都很可能是严重的后线干扰,就问你如何排除?
怎么就敢说024在小肺上的pfs远不如OS精准和重要?
4.也别拿临床管理说事儿,这个对pfs和OS的影响同样重要,OS虽然说病人死活很容易分辨,但小肺超级多的并发和转移、包括联合化疗当中的严重不良,这些对临床管理都是很大考验,病人说挂也是很容易的。
5.能体谅临床团队弱,所有的临床方案都是照搬soc,毫无创新和探究可言,这些本不愿多提,毕竟现在的头等战略就是抓紧攻城略地,但能不能不要有这些雷人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