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avatar
奇妙川

$用友网络(SH600588)$
不是一回事,用友24年订阅合同负债30.3亿,用友现在只是全面订阅化转型期,大型央国企,大型企业订阅转型何其之难,转型期不要被“报表亏损”迷惑,最看重的是合同负债、订阅占比和现金流拐点,从目前公告的信息来看,用友业务订阅转型J曲线已出现明显的拐点信号。
本地部署许可转订阅都是被精心设计的“自我蚕食”,用友转型完成,可以换来更高的LTV,更稳定的NRR,更深的护城河,现在的毛利受损主要是因为IaaS、运维、安全合规前置,毛利承压;多租户与自动化成熟后回升。
与国内超大型央国企,超大型企业深度锁定,用友的确定性比金蝶和第四范式高多了,模式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Feelfree :用友 金蝶干了这么多年,收入规模还是不过100亿,利润就更不用说了,这么多AI应用股,特别是面向B端的,你看最后没几家能赚钱的,它真要能弄个8到10个点的净利率,还能把收入规模做到200亿,市场要是不给稀缺性溢价,才真的是怪事
08-23 11:02 浙江
 
like
13
全部回复35
浪里small白条
浪里small白条
感谢两位大佬的讨论@奇妙川@Feelfree 。我想针对大佬提到的“第四范式作为AI决策平台,业务发展特点非常鲜明,业务属性够纯,但不代表它确定性足够高。它这种渗透方式的背后注定要投入非常多的成本,滚雪球的加速度我觉得还很遥远”,说说我的看法。
第四发展...展开
奇妙川
奇妙川
现在用友叠加订阅化转型周期+AI Agent的应用带来的席位+用量混合模式的渗透,以往saas为什么能给高估值,是在于其模式的可复制性带来的经营杠杆,但依赖于客户数量扩张,随着agent在软件中的应用,深度渗透模式也能带来单位价值的提升(agent符合企业预期ROI,企业追加AI预算)
订阅为基础+客...展开
小钻风pzu
小钻风pzu
为什么国内tob这么惨?企业付费意识差嘛
为什么付费意思差?企业毛利低,卷嘛;人力便宜嘛。
老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是技术上做到真实的降本增效,使用了ai工具切实带来了效率提升,那么这个ai工具才有价值。怎么实现?一是靠行业本身技术进步,二是靠具体案例和经验积累。
另一...展开
奇妙川
奇妙川
用友当下的亏损在于它是可预测的结果,可以基于对照样本进行路径推演,包含平台建设前期,客户推广前期需要依赖高昂的三费来维持,但是这些在后续都是可调节的部分,第四范式的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先知平台的特性,硬件作为平台软件管道通道,通过新增项目带来的收入增幅,包括在交流会上,第四范式...展开
Feelfree
Feelfree
好吧,那我就问一个问题,24年底合同负债200多亿,正常情况下是不是应该体现到下一年的收入中,至少今年收入应该要爆发式增长吧,毕竟它去年收入还不过百亿,但是为什么一季度收入是同比减少20%?
然后你的解释是合同负债里面除了订阅付费的以外,还有大量的服务费用无法短期确认,那么这些所...展开
Feelfree
Feelfree
这个就呵呵了,要不再把它历史的所有数据串起来看看,就算它收入能做出来,可以看看到时候能不能盈利,又能盈多少利。
十年前跟着“软件大亨”炒去ROE主题,畅想用友万亿市值的时候用的就是你这套逻辑,十年后赚到钱了么…
Feelfree
Feelfree
也许有个比较恰当的比喻,以前它是亲自帮大客户干脏活累活的,现在有点小小的实力,开始把这些的外包给其它做脏活累活的公司,也许是件好事呢
奇妙川
奇妙川
在等中报,看看核心指标会不会超预期,前段时间BIP5发布有点超预期,需要等中报来交叉验证,慢慢玩了
阿拉巴锲亚
阿拉巴锲亚
现在做to c的哪怕感觉增长很快,但要是有其他替代选项的,留不住人就很难受了。to c看着像星辰大海,实际上就是中小企业的坟场。我是不会看好小市值公司的to c业务的。
神经蛙np9
神经蛙np9
看了你的科普,用友确定性确实更强,确定更难做起来了也算是一种确定性吧。从某种意义上,转型比推倒重做时间更长,成本更高。
查看更多回复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