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适量的投资小摩托车: 市场什么时候就完美的用业绩定价股价了?阅文集团不能是纯蹭腾讯概念上涨吗?A股里纯蹭的题材几十倍涨幅,基本面纯垃圾的个股还少吗?港股不能有类似的吗?
你自己也知道市场不会给支出减少搞那么大的增幅,能推到35x肯定是有什么颠覆性的故事。
你说市场可能看到了IP衍生品的增长,认为阅文能借此更深入地挖掘IP价值,从而打开了想象空间。这个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我问了:IP衍生品的天花板真的比影视化更高吗?
影视化虽然周期长、波动大,但单项目收入的天花板远高于衍生品。一部爆款剧的版权销售、广告和分成,动辄数亿,而衍生品即便GMV做到几十亿,其净利率和平台价值也难以与之相比。角川集团就是最好的例证——它在手办、轻小说、动漫、游戏、徽章等IP衍生领域耕耘数十年,做得不可谓不深,可它股价不就那样吗?所以我不看好其现有IP开发路径。
我“YY”的是一个基于AI技术的下一代内容平台:利用生成式AI,将阅文海量的网文IP低成本、批量化地转化为AI短剧、AI动画,构建一个以IP为核心的轻量级流媒体平台。这种模式规避了传统影视制作的高成本和长周期,又能直接面向C端用户,通过订阅+广告实现稳定、可扩展的收入。
Netflix已经证明了“内容平台+订阅模式”的巨大成功。虽然它做的是长剧,但其核心逻辑——用优质内容吸引用户,用平台留存用户——完全可以迁移到“AI+短剧”这一新范式中。长视频的成功未必不能在短视频/短剧时代被复制。
我不认为阅文在现有路径上“做得更好”,而是它能否借助AI技术,实现一次商业模式的跃迁——从“IP批发商”变为“IP流媒体运营商”。这才是能真正打开估值天花板的“颠覆性故事”。否则,无论衍生品增长多快,它都可能只是另一个“角川”。//@适量的投资小摩托车:回复@世俗欲望:所以财报主要关键点在哪里,如果在你关注的点上面,你觉得市场会给他涨这么多吗?至少收入上和去年没什么区别,主要是支出上减少了。所以你能解释一下市场为什么给出20%的涨幅吗?唯一的解释就是收入上最大的变化和想象就是ip衍生物,至于你说的什么ip版权,阅文的ip给影视的版权真的不如去做动漫和游戏皮肤圈钱来的多,但这个有上线的。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那么你觉得这中报哪里是你觉得做的好,能让市场把pe推到35以上的。能推到这个pe,说明至少需要有一个增长点来支撑,而支出的减少完全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