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复盘一次,发现自从23年指数跟情绪见底以来,已经走了两年的哑铃行情。
其实23年国金茂茂就已经做了这个预判,明确表示就是“哑铃行情”,也明确告知配置型资金盯上了绿电。
现在回头看,这个预判简直是直接告诉我们要怎么捡钱,最近这半年我在海南橡胶的持续下跌中反思复盘不少,发现我的问题仍然是太超前市场的实际去买一个暂未明朗的拐点。
在这个过程里,雪球也有相当多的朋友问过,如果你拿着海南橡胶错过牛市了怎么办?我回答就是,这没办法,想赚大周期的钱,就必须忍受自己轻仓或者清仓的公司起飞而重仓一动不动的痛苦,这就是买入坐大周期火箭“机会”的“成本”。
我深信事物的发展会逐步走向其对立面,就像当初一堆噪音评价船舶巨额计提,要跌回八块的时候,我满仓了。在今天这个指数接近去年10.08位置的时刻,我的判断也是哑铃行情基本上要阶段性告一段落。
这很好理解,首先是资金来源决定市场风格,过去哑铃的一头,银行高股息中字头这些巨无霸,资金来源是追求稳定预期追求确定性的大资金,机构在持续买入,从图也能看出来高度控盘的走势。哑铃的另一头,就是游资带着市场最活跃的那群散户们,狂炒小微盘跟科技股,情绪之下,鸡犬升天。
而中间涉及投资者最多,也是对股市整体回报率影响最大的这些200亿到1000亿之间的公司,这两年基本上很少有跑赢指数的,海南橡胶不是特例。
那么形势要变了吗?我认为即便不会很快(下个月就反转),也不至于还需要拖上许久(年底才有起色)。
从以下几个原因去理解,首先是银行的股价这两年涨幅创纪录的同时,银行的基本面可能也就比当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出现的时候好上那么一点。银行等高股息行情持续下去,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资金空转,低利率贷款—买入高股息—利差还贷—质押上涨股票低利率贷款—买入更多。在基本面没有转好的时候这么干,很容易搞出大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小微盘跟科技股的上涨也已经严重超前基本面,乐观情绪远超事实。从上纬新材顶着监管后愣是在启动价继续涨了五倍这件事就能看出来。熟悉我以前发帖记录的都知道,我是个坚定的人形机器人支持者。但在智元声明和监管的共同不利消息下,还能继续这么疯涨,充分说明有一部分资金已经开始看不见任何风险了。我相信如果智元机器人不搞什么幺蛾子,注入这个市值的上纬新材的话,未来十年涨到跟比亚迪差不多市值都正常。原因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程度应该和手机对标,比汽车的普及程度必然更高。但绝不是说现在一个还没确定的消息就先干上几百亿是很正常的市场状态。
就这哑铃的两头来说,都已经在半山腰盘整,那么相对而言,现实基本面相对远强于股价表现的中间那一大片公司,其实股价至少有个修复的需要。把这一片公司股价修复了,指数才能安稳突破去年的套牢区,牛市的赚钱效应才会真有所体现。
其实从今天船舶重工的涨停就能看到迹象了,船舶重工也是被市场偏见受累从去年924后跌到前一段的,直到九三阅兵提振情绪,中报利润大涨改善预期,合并消息落地直至今日涨停。船舶将会再带领周期股让市场认识到什么叫“人生发财靠康波”。基本面已经不太可能比关税战的时候更糟糕了,这就是持仓周期股的底气。
另一方面,前几天对国债收益恢复征税,对生育孩子进行真金白银补贴。前者毫无疑问会把大量的保守资金跟三十多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从国债里赶出来,这个体量的这些资金选择很少,股市是必选项,哑铃两头的公司都已经在半山腰,哑铃中间的公司被配置买入的概率最高。后者毫无疑问就意味着政策转向,从高积累思路转变为高消费思路。这只是试探性发钱的动作,越往后,发钱目标群体越大,发钱越多,这是客观现实决定的,周期股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可能也就是一两个月或者一两个季度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