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二猫德炯: 可以考虑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香港同步推动相关人民币稳定币的创新探索工作。
就境内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Y Coin,CNYC)来看,模式之一是可以由清算组织、大型商业银行、头部支付机构、知名投资机构等共同在上海自贸区发起成立一家人民币稳定币发行机构,探索设置人民币稳定币的链上发行与运营机制,并且面向部分授权机构(如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因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创新经验)形成人民币稳定币批发市场,由授权机构面向合格企业或个人兑换人民币稳定币,构建人民币稳定币零售市场。
模式之二则是可依托部分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在上海自贸区的分支机构,直接于链上铸造和运营人民币稳定币,并且在兑付给特定的合格经济主体时,充分履行合规落实责任。当然,如果以银行作为稳定币发行主体,那么一方面,境外银行或相关组织探索的代币化存款虽具有稳定币的类似特征,但与真正的稳定币机制仍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脱媒挑战的部分境外银行,也开始研究或尝试设立科技子公司或联合设立相关法人主体,来探索发行法币稳定币以增加对客户的生态吸引力、抵御加密行业的冲击。所以,此模式下的人民币稳定币探索仍需厘清具体路径与重点。
根据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的文章来看,在上海搞稳定币试点,无论哪一种模式,都离不开核心商业银行支持。。
再结合中国银行的离岸优势,依托中银的资源,几乎是目前稳定币发行,运营的最优解//@二猫德炯:回复@二猫德炯:思考了一下,$中银证券(SH601696)$ 受益的巅峰应该是上海开始人民币稳定币的发行试点。。而不是香港的港币稳定币牌照开始。
上海才是人民币交易的核心,香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海外可以在香港自由兑换人民币稳定币,然后在上海参与人民币稳定币相关业务。
上海目前主要试点的业务就三点:
1,跨境支付
2,供应链金融融资(大概就是保理业务升级版,相当于一张100万180天的商业承兑,卖95万,给搞1亿个代币,然后让市场提前给兑现。到期之后,买代币的人可以按100万总额分钱。
3, RWA融资,不仅国内资产,也可以让一带一路国家的资产,人民币定价(因为他们有人民币),在上海参与代币化融资。
最终体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纯粹一些的就单一业务。复杂一些的就可以像多年以前的2P市场,搞一堆混合产品,明确高中低风险,对应不同收益。。
这中间,受益的就是类似中银这些中间商,管理交易资产收手续费的。因为交易非常多非常频繁,躺着挣钱。
不同于以前的就是,风险控制,是否会通过一些高风险项目的审批。
总之,想象力可太大了。
上海的人民币稳定币和香港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不能参与虚拟币的交易。
所以这样正好也回避了立法限制,两条线,各自负责各自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