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我只刷碗不吃饭: 首先,你能说出这句话,已经暴露了你有持股者心理偏见,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能客观理性有逻辑的指出其缺点,如果评估其缺点是否可控,因为没有完美的公司,所以投资才充满不确定性,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估一家公司优缺点,就无法做出风控决策,导致最后风险出现,亏损连连。
至于它这种模式有没有好于单一业务的昭衍新药和博腾股份,这点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药明康德也做了很多年的小分子CRDMO模式,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把剩下的小分子CDMO企业卷没了呢?
其次,你了解AI CRO的竞争格局吗?你知道康龙化成的AI技术和同行相比如何吗?你知道晶泰科技以及国外的AI CRO竞争格局吗?你的康龙化成AI CRO 相比于他们强在哪吗?你知道药企有没有可能自己投喂数据给AI +药物发现,自建平台从而减少对外包公司的依赖吗?
你说康龙化成的引流模式很好,很完美,但是为什么九洲药业和博腾股份,没有引流平台,人家为什么CDMO的增长率也没有输给康龙吗?这点你问过你自己吗?你思考过吗?如果现在CMC业务在引流平台的加持下跑过九洲和博腾,那么它以后拿什么赢呢?
没有,就轻易下结论,就一味说好,这就是典型的持股者心理偏见!
这些你都了解过吗?深度思考过吗?
我不了解,所以我不敢肯定哪个模式好哪个模式不好,我起码还说看晶泰科技业绩报告出来后再评估,我起码还想着看业绩然后做出客观理性地分析,没有事实逻辑依据之前不轻易评价哪家公司好那家公司不好。相比于你,我确实没有持股者心理偏见!
其次,我持有博腾是出于我对CDMO的深度了解,因为在医药外包领域中,研发越往后,药企就越舍得砸钱,所以M端的价值比R端的高且毛利率高。
所以我就喜欢投这种细分领域中赚得最多的,因为没有其他业务拖累整体业绩。
其次,我认为药企也未必会听CRDMO公司忽悠然后拿单子给他们做,他们不是没有脑子的,他们势必会评估你的CMC业务和其他家比,优势在哪?须知,专注做CMC的公司比如凯莱英,博腾都是自己的强项,人家二三十年来一直做这个,积累多少经验和人才,更加专业。
我喜欢靠合作打造的CRDMO模式,是因为这种模式更加灵活,更能应对药企的多样化需求,有些需要一体化,有些不需要,那么他们都能提供,且个个都专业专注,这才是合作的最大优势,做M端的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中是最赚的,因为不需要额外分散精力和资源去其他领域,M端价值又大,这样才是稳赚大赚的。
康龙化成要面对的,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它不是没有风险的,看看晶泰科技,成都先导,这些公司最近的业绩都比康龙化成的实验室服务强劲,如果药企认可康龙模式,那么为什么又拿单子给这些细分领域的AI药物发现公司做呢?这点想过吗?
都没有,就只会一味地说好,就是因为你持有这个股。
反思下自己,我可没有这样的心理,我又不和股票谈恋爱,行就行不行换人。//@我只刷碗不吃饭:回复@价值投资捍卫者:康龙管理层的战略是对的,不管外界如何说,就是要把重心放在实验室服务上,这样才有后面的CMC,小分子实验室研发和小分子CDMO是成体系的,这套模式成熟了,再按这套模式,打造另一种类的,就是生物大分子,这两者的模式大体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康龙前几年买的那些公司确实都是溢价买的,买的也急,更意外的是英国那个工厂买完没一年,20年春节老板楼博士在给大家的祝贺邮件中提到了这些买买买的喜讯,但是没过多久,全球爆发了大规模新冠疫情,而且是持续了将近5年。从主线上看,康龙的优势明显强于博腾和昭衍这种单一业务的,而且会随着订单恢复和体系打通,康龙优势会越来越大的,所以,康龙这种全流程一体化服务体系在医药研发这个行业是完全正确的,估计康龙管理层也后悔没有早点做,但是明确的是,这种打法风险也很高,所以估计康龙管理层考虑这点,然后想着先猥琐发育,再开始大张旗鼓的进军全流程。现在康龙临床也做的很不错,跟自己的过去比,进步很快,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在康龙公司里面,各种想法和思维都非常跟紧世界前沿,节奏也很快,知识学习和更新也很快,是一个非常适合学习,成长和打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