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飞鼠在天
 · 广东  

回复@飞鼠在天: 如果认为我讲的不对,缺乏依据,过去3年,有能再通过提高占有率而实现持续增长呢?21年总营收1105亿,24年总营收入1157亿,这其中是包含了并表澳优的收入,扣掉熬优,也就是1100亿的水平,增长了没有?过去3年都不能了,那也没有任何依据认定为来还能通过夺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实现增长。21年,还有没澳优并表。//@飞鼠在天:回复@yrasl:撇开财务隐患问题,就但从业务增长预期去看,恰就是因为市场份额都够高了,在市场不再是增量,存量基本同质化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想再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实现持续增长,非常难,付出的费用会更大(得不偿失)。其实公司也意识到了,通过压缩费用调节维持利润端还不至于难看,但靠这个手段修饰利,终会不可持续。然后又没有其他有较大的增长点接力弥补,所以未来的业绩增长预期很一般,因此压制了估值的高度。

@yrasl :伊利存在几个问题,是我担忧的:1、潘刚年薪太高,股权太高,且股权获得方式吃相难看;2、伊利一边发短债一边买存单,虽可以解释为优化资金结构,但资金体量相对企业资产来说太大,从利润表的财务费用数据去看,感觉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3、伊利的主要营利贡献是常温奶,这个品类很难做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