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mavk-张
 · 广东  

游戏,下一个创新药
一、科技行情下,硬件先行、软件跟上;游戏是软件领域的高弹性品类
科技行情下,硬件和软件应用是两个永恒的主题。在科技产业周期中,硬件与软 件始终呈现“硬件先行、软件跟上”的客观规律。复盘 1990s 美国互联网革命、 2010s 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均存在硬件公司先拔估值,软件应用公司后跟上的 现象。
游戏作为应用领域的高弹性品类,其高弹性源于商业模式。游戏的商业模式, 前期依靠项目投入和积累,后期迎来产品上市步入收获期,循环往复。 游戏行业的 商业模式具备四大特征,“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
为什么游戏是下一个创新药?游戏与创新药行业在商业模式的相似,二者在研 发投入、爆款依赖和现金流结构等方面类似,均展现出“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 高弹性与强监管”等特征。因此游戏享有创新药的优势或相同点:
1、业绩兑现期的 盈利二阶导相对较高;
2、基金仓位相对较低。
二、游戏与创新药具备相似处与区别
在商业模式上,游戏行业与创新药行业存在显著的相似性,前期依靠项目投入 和积累,后期迎来产品上市步入收获期,循环往复。游戏与创新药行业在商业模式 的相似,导致二者在研发投入、爆款依赖和现金流结构等方面相似,但同时也因行 业属性差异形成独特逻辑。
两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本质,彰显“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弹性与强监管” 等特征。在研发驱动与爆款依赖下,易导致前中期投入强度高、中后期风险较大, 游戏行业依赖“创意+技术”研发,创新药以“靶点发现+临床验证”为核心,两者 均需持续投入研发,爆款产品一旦上市,易给公司带来较为长期的现金流,且是公 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弹性和强监管体现在产品上市均面临相对较高的失败风 险,游戏或因吸引力不足、竞争较多和宣传效果不佳导致收入较为平淡,创新药或 因临床表现不佳导致上市失败,二者均受政策强监管。
基于相似的商业模式,游戏或是下一个创新药。在“ 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长周期”的商业模式下,游戏与创新药具备一定相似度,享有创新药的优势:
(1)业绩兑现期的盈利二阶导相对较高。由于存在前期的管线/项目积累,创 新药和游戏一旦进入收获期,营收增速和盈利增速抬升快、幅度大,盈利二阶导相 对较高。
(2)基金仓位相对较低。无论是基金配置比例,还是基金超配比例,游戏均处 于相对较低的位置,2025 年 Q2 末基金配置比例 0.99%,基金超配比例 0.18%,处于 相对较低的位置,前两轮游戏的基金超配比例最高可达 1.75%、1.39%。回顾创新药 行情前,对应基金仓位也存在相对较低的特征,在 2025 年创新药上涨过程,基金配 置比例及超配比例不断抬升。
由于行业属性差异,游戏和创新药也存在区别:
(1)相对创新药,游戏暂时缺乏强势的催化剂。2025 年,在海外百亿美元 BD 大单的刺激,国产创新药板块连续大幅上涨。然而,目前为止,游戏暂时缺乏强有 效的催化剂。
(2)现金流形态存在差异。游戏上市后,收入一般集中于上线初期,后续依赖 运营延缓衰减。创新药上市后,收入爬坡期长,3-7 年达峰,现金流可预测性强。
三、业绩提升,政策放开,消费习惯的变化
1、从物质消费到情绪消费
目前,中国消费正步入深层次转型期,消费习惯从物质消费逐渐转向情绪消费, 当前中国消费呈现出更为突出的情绪化特征,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消费进行心理补偿 与情绪释放,并愈发重视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价值共鸣。这与日本“第四消费时代” 特征类似,在日本经济低增速以及人口老龄化下,日本动漫产业逆势扩张。国内游 戏属于情绪消费,在该消费趋势下,或具备较广阔的前景。
2、新品周期释放,景气度提升概率高
游戏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新品供给释放、政策红利与技术赋能 共同推动行业增长确定性提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游戏版号审批加速,2025 年 1-7 月国产游戏版号发放 884 款,月均审批量超 120 款,供给端持续优化。游戏新品周 期密集释放,头部厂商储备丰富,长周期产品占比提升。游戏行业景气度上行是 “政 策松绑×新品放量×出海扩张加速” 的三重共振。
3、业绩拐点到来,兑现期的盈利二阶导显著提升
游戏行业当前正处于业绩拐点后、兑现期前,兑现期下盈利二阶导显著提升, 这一趋势由政策松绑、技术革新、新品周期及全球化扩张共同驱动。盈利二阶导的 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红利释放供给端动能、技术革命降本增效、新品周期与长线运营 共振、出海扩张速度,以上因素共同影响着游戏行业盈利增速的加速度。
四、相关股票
A股:
ST华通、巨人、三七、恺英、完美世界
个人看好是 华通、巨人 2只,最好是 华通
港股:
腾讯网易、心动、贪玩
个人看好是 心动、贪玩
确定性强是 心动,贪玩 弹性大了

哪些行业Q2景气度不错,值得投资呢?-2025年@mavk-张 :  哪些行业Q2景气度不错,值得投资呢?-2025年  6月底-7月15号,是中报预增的关键期,股价近1个月是会与业绩相关性会明显抬升。按照中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规则,利润增速>50%的沪深主板绩优公司需要在7月15日之前披露预告。因此,在6月底7月初,A股将步入中报业绩交易期。
哪些行业业绩在Q2及下半年会比较突出,值得投资呢?广发证券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