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avatar
浩然斯坦

一大早看到@hengshu 兄这个故事,感觉很扎心。
聊聊自己的一点感想,请hengshu兄不要介意。
今天看到这次投资过程,我的感受可以用一个字总结:乱。
从选股到分析,从估值到仓位,完全没个章法。
这事让我想起个关键问题:所有能在市场里活下来的玩家,都得有自己的“投资体系”。
什么是投资体系?说白了,就是你得把资产配置、标的选择、估值模型、买卖逻辑这些内容,必须全都想明白、理清楚。
举个例子,你买一家公司,得知道它的护城河在哪,现金流怎么算,估值是按PE还是DCF,仓位比例该给多少,多少价位可以买入,过程中哪些指标可以用于验证或证伪最初的看法。
世上不存在对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最好”的投资体系,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和个性,适合你的投资体系应该符合投资规律,并能够反映出你特殊的优势和劣势即可。最终呈现出来的,你的投资体系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既能经得起逻辑推敲,又能得到市场的验证。
但大部分人根本没这个概念,就像在赌场里闭着眼押注,赚了不知道为啥赚,亏了更不知道为啥亏,这篇所谓的“反思”就给我这种感觉。
这种状态太危险了,我一直说,要是没这个正确的体系,不如老老实实长期持有确定性特别高的公司,或者去买宽基指数,比如标普500、沪深300、恒生指数。
为啥?因为市场这台“财富收割机”效率太高了,很快就会把你的账户打到和认知匹配的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说,富二代最好别碰投资。你有几十亿资产,就算天天吃喝玩乐,几辈子也花不完。但要是不懂装懂瞎折腾,一年就能让你从“少爷”变“负翁”。
股票市场,从来都是检验认知最高效的考场。

在卫星化学上亏损百万的教训@hengshu :  在卫星化学上亏损百万的教训  本次在 卫星化学 的赌博终究以失败告终。
2月初前后,由于统计VLEC新造船订单,我关注到了 卫星化学 ,对于其原材料低成本的优势颇为心动,其新增产能也将在未来一两年投产,其营收和利润都将大幅度提升,当时估值明显偏低,同时其走势也表现得非常强势,我认为其股价大概率将创出新高,因此不...
05-21 09:41 上海
 
like
58
全部回复50
浩然斯坦
浩然斯坦
继续聊几句。
前几天我在我的这篇文章里(网页链接),我推荐了芒格书院的新书《大道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时,我提到:
"大道讲具体企业的内容少,讲投资大道的内容多。很多人以为拉开投资差距的是对具体企业的理解,财务数据的挖掘深度,实...展开
浩然斯坦
浩然斯坦
多看书,读得越多,越意识到以前自己没有搞清楚,或者感到很模糊困惑的事情,早有前人总结出了各种理论模型,和各类解决方案,马上可以借鉴,拿来就用,非常惬意。而这种认知的提高,又能让自己有更强的能力,理解和洞穿以前没看懂的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巴菲特有个建议:每天读书五百页展开
老吳酿股
老吳酿股
以前,听过一位前辈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好干部不但会干,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现在再琢磨他这句话,的确是有道理,干中思考,思考中干,有这个循环,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也就类似投资中的体系,没有形成稳定的体系,就证明没有反复炼过、没有什么真的心得,也就不会有稳定的输出,即...展开
homosapiens888
homosapiens888
我不认为你说的有什么意义,对HENGSHU兄弟就更没有借鉴意义,总结的也相当跑题。
你空洞的说了几句什么正确体系,什么估值,这都是书本知识,谁都能背出来。但具体到卫星化学上,在事发之前,你说哪一条不符合?是估值不符合,还是前景不符合?还是未来增速不符合?还是成本优势不符合?还是国...展开
homosapiens888
homosapiens888
应该说是天灾成分大,我不认为是你选股逻辑有什么问题。无论是是估值,还是前景,还是未来增速,还是成本优势,还是国家政策,还是ROE,卫星化学,它都是一只值得买,并且值得长拿的票。
甚至,即使油价煤价下跌,我也不认为会对卫星产生什么冲击。我是重仓宝丰能源的,煤头,但我依然认为卫星...展开
hengshu
hengshu
感谢浩然兄指正,我觉得你说的很对,也说到点上了。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我想我的问题是一个通病,我可能在某个具体行业上有一些了解,也能靠运气赚点钱,但确实没有自己的投资体系,长期盈利是个问题。
不知道钱多放在哪里
不知道钱多放在哪里
我现在依然觉得卫星化学是我所以股票中最好的股票,现在占我的一半仓位,之前还不知道有这个公司,经过两个跌停板我就进去买卫星化学了,虽然也赚钱了,在最高点19.15我也没有跑,现在依然持有。关于关税问题,当时别人判断国家会对乙烷征税,我的观点是不会的,我们要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卫...展开
老吳酿股
老吳酿股
基本上,每天会随便翻翻,对路时会多读一些,几十页、甚至上百页;没好内容时,读三两页。
浩然斯坦
浩然斯坦
我也做不到,我平均每天一到二小时吧,这方面我认为尽力就好,而且个人体会,反复阅读最经典的四五十本书的成果,不见得比博览群书差。数量不是最关键的。
安逸啊
安逸啊
普通人其实很难承受个股波动。指数投资的确是近乎最优解。当下ETF种类丰富,足够驰骋。
查看更多回复
打开App